据中国人民银行消息,决定于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.25个百分点。本次下调后,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.4%。
央行表示,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保持信贷合理增长,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,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,兼顾内外平衡,保持汇率基本稳定,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多位业内人士表示,此次为央行在2023年内第二次降准,可有效平滑发债、缴税、考核等因素带来的短期扰动,同时也可为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资金支持,促进货币信贷持续平稳较快增长,释放出推动经济持续恢复、回升向好积极信号。
“降准释放了逆周期调节加码信号,有利于引导社会预期,提振市场信心,进一步夯实经济回稳向上基础。”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向人民网财经表示,本次降准符合市场预期,直接原因在于,近期受信贷投放力度显著加大,专项债发行正在经历年内最高峰等因素影响,9月以来市场利率上行,其中1年期商业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升至MLF操作利率附近,DR007持续运行在短期政策利率上方。这意味着银行体系流动性正在收紧,有必要采取降准等措施“补水”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进而支持银行持续加大信贷投放。
“此次降准处于经济回升接力的关键时刻,有望进一步巩固实体经济回升向好态势。”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,此次降准,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,“真金白银”注入实惠,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对实体的资金投入,宏观指标将呈现更多积极变化,经济稳步回升的可持续性进一步提升。
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认为,当前商业银行的加权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进一步下调空间。适时适度降准,有助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促进信贷合理增长,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。
也有业内人士认为,此时降准有利于平稳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到期。Wind数据显示,9月MLF到期规模为4000亿元,四季度MLF到期规模将高达2万亿元。降准可以有效对冲到期MLF,以保持合理的中长期流动性供给,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、降低期限错配等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