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收中国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(经济新方位·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)

hao333 2023-09-22 08:55:52 9250次浏览

丰收中国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(经济新方位·喜迎中国农民丰收节特别报道)

丰收中国铺展乡村振兴新画卷

本报记者 高云才

稻黍成熟、瓜果飘香的时节,我们迎来第六个“中国农民丰收节”。
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,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。”“加快推进乡村振兴,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。”

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。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,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建设农业强国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之年。各地区各部门扛稳粮食安全责任,一体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农业高质高效、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迈上新台阶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可喜进展。

大国粮仓稳,饭碗端得牢。各地区各部门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,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,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确保平时产得出、供得足,极端情况下顶得上、靠得住。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,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,科学有效应对不利气象条件,全力保障粮食生产。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923亿斤,居历史第二高位;早稻比去年增加4.3亿斤,增长0.8%。最新农情调度显示,南方秋粮局地开始收获,北方秋粮作物长势良好,全年粮食产量有望继续站在1.3万亿斤台阶,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

乡村产业持续壮大。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。上半年,农村“土特产”产业发展稳步推进,农村电商较快发展。乡村休闲旅游加快复苏,出游人数和营业收入明显增长。建设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、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、200个农业产业强镇,更多农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,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。上半年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51元,实际增长7.2%,高于城镇居民2.5个百分点。

乡村建设全面提升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,让农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。目前,全国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91%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1%左右,14万个村庄得到绿化美化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%。

乡村振兴,关键在人,关键在干。今年以来,农业农村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“头雁”项目。围绕强化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支撑,遴选1.8万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、家庭农场主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及种养大户等带头人,组织他们到相关高校接受培育,并加强政策、项目、平台等配套支持,强化联农带农益农作用发挥。

开轩面场圃,把酒话桑麻。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农民自己的节日,迎丰收、促和美,亿万农民过上了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好日子,乡村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不断谱写新篇章,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
河北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——

改良盐碱地 打造新粮仓

本报记者 邵玉姿

河北省黄骅市天宝面粉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,一排排浅绿色的“高方筛”来回摆动,一粒粒细小雪白的面粉颗粒从“筛”间“流淌”下来。

生产车间一旁是公司的麦仓,储满新收的旱碱麦。“今年我们从全市收购了1万多吨,其中400多吨来自旧城镇仙庄片区。”公司副经理于金行介绍。

丰收来之不易。

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,耕地以中度盐碱地为主,且季节性干旱严重,春季积盐高峰期土壤盐分含量最高可达2%。地薄出粮难。“以前旱碱麦亩产最多一二百斤。要是赶上年景不好,颗粒无收,连麦种钱都收不回。”杨东进说。老杨是仙庄片区后仙庄村村民,种了30多年旱碱麦。

如何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?

改良盐碱地,培育好种子……近年来,当地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,研发推广捷麦19、沧麦6002等抗盐碱优质小麦种子,推行秸秆粉碎深翻还田、微沟播种等田间管理技术,广阔盐碱地逐渐成为“新粮仓”。

今年6月,杨东进家20亩旱碱地麦田喜获丰收。“平均亩产500斤,产量最高的每亩超过600斤。”杨东进说。

数据显示,今年黄骅市旱碱麦单产达240.1公斤,比去年增加7.9%,全市总产量达14.64万吨,较上年同比增长近两成。

产量提高,产业链不断延伸。“种与用都是大文章。”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局长聂晶说。“和面不粘手、韧性强,做成面食麦香浓郁、口感筋道。”于金行介绍,经过初筛、次选、打麦、去石、风选、着水、润麦、净麦等环节,旱碱麦“变身”为各品级面粉、麸皮、次粉等产品销往各地。

目前,黄骅市有较大型面粉加工企业20家,形成集订单农业、收储中转、面粉加工、食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旱碱麦全产业链。

购买良种、检修农机……眼下,仙庄片区又将迎来新一轮旱碱麦播种季。“今年我打算扩种到32亩,来年肯定还丰收。”展望未来,杨东进信心满满。

四川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——

专家来帮忙 田间稻谷香

本报记者 王永战

这边,手持测亩仪,绕着田垄,魏文武疾速前行。

那边,水稻收割机收获结束,运粮车徐徐靠拢。收割机打开阀门,稻谷喷涌而出,扑向运粮车……

“亩产910.66公斤!”计算结果一出,测产现场一阵欢呼。

水稻金黄,蛙声一片。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,农技推广科技小院专家组组长魏文武正忙着水稻田间测产。“用测亩仪测面积,再用电子水分测试仪测湿谷水分,结合湿谷净重,就能测算出水稻单产。”魏文武说,测产对评估品种质量、改进水肥管理帮助很大。

“魏老师,咱们这个品种选得好啊!”说话间,种植大户王元威凑上前来。测产就在他的田里进行,种出了亩产超900公斤的高产田,王元威把目光投向了魏文武,“得感谢农技专家推广新品种!”

扬起一把稻谷,稻壳随风飘扬,魏文武接过话茬,“也多亏了你敢闯敢试!”前年,魏文武的团队引来了新品种“麟两优华占”。听说新品种产量高、抗倒伏,王元威连忙接招,“我先种上一片试试!”

接连试种两年,效果越来越好。今年,王元威家的3500亩水稻都种上了新品种。

农技专家团队经常上门服务。前阵子,水稻临近丰收,一场丰收培训会就开在了田间地头。“水稻五成熟以后,就得及时排水,还要特别注意抽穗后的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。”培训现场,魏文武仔细叮嘱。

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。这几年,来永丰村的农业科技专家越来越多。村里现在已经有了农技推广、水稻等4个农业科技小院,专家团队有100多人,不仅服务永丰村,还服务整个东坡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。

“有了农业科技专家指导,水稻生产才能实现优质、高产、高效。”听说亩产900多公斤,永丰村党委书记李雪平也赶了过来。“在专家团队带领下,王元威和好多种粮大户也都成了远近闻名的‘土专家’。”李雪平说。

广东茂名市根子镇柏桥村——

荔乡树新风 村民唱主角

贺林平 欧梦霞

夜幕降临,秋风送爽。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村口的柏桥大舞台上灯光闪烁,歌声飞扬,引得忙活了一天的村民,兴致勃勃地从各家汇集而来。正赶上68岁的王奶奶登台,一曲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唱得情深意切,博得台下掌声阵阵。

“我们柏桥村是有千年历史的荔枝之乡,文化底蕴丰厚。”站在喝彩的村民边,柏桥村党总支书记何清特意将声音提高八度,“这里是柏桥大舞台,也是百姓大舞台,基本都是村民自发筹演,大爷大妈、小伙姑娘们纷纷登台,曾经创下连续26天都有文艺展演活动的纪录。”

热情从哪来?说话间,王奶奶已一曲唱完,走下台来。“我们又是演员,又是观众,为大家‘作了好戏’,还给自己挣了积分,一举两得呢。”她精气神十足地说。

王奶奶所说的“积分”,正是村里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、推动文化振兴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。走进柏桥村的积分超市,货架上的日用商品琳琅满目,每个商品都标着积分数,前来兑换的乡亲络绎不绝。

村民参与志愿服务、乡村治理,或在移风易俗、弘扬文明风尚、村规民约落实等方面表现突出的,都可以赚取积分。每季度,村里还会对积分情况亮账通报,典型引领,奖惩并举,让小小积分超市发挥文明共建大能量,真正成为吸引群众、带动群众、教育群众的生动课堂和实践阵地。越来越多的人像王奶奶一样,以实际行动树文化新风,在文明实践和乡村治理中“唱起主角”。

柏桥村种植荔枝约6800亩。眼下虽已过采摘季,可村里在保护原始荔枝林基础上打造的古荔园、荔枝古诗主题园等主题荔枝景观,仍引来众多游客。

漫步村庄,荔园胜景、荔林绿道和整齐楼房、洁净村道相映成趣,来自天南海北的游人和本地村民共享历史之韵、荔乡之美。

如今的柏桥村,特色文化旅游渐入佳境,文明乡风逐渐走深走实。

陕西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村——

党支部带头 楷模村蝶变

本报记者 张丹华

绿蔓繁茂处,又闻果蔬香。丰收的季节,陕西榆林市绥德县郝家桥村引来一拨拨游客。

“路口拐角太窄,游客的车不好掉头。”晴空当头,村党支部书记刘振喜正与村党支部委员郝志停商量拓宽村道。

64岁的刘振喜,38岁就被选为村委会主任,在村里干了26年。56岁的郝志停,原本在外地生意做得红火,几年前返回家乡。“老把式”与“新思路”碰撞出火花——2021年,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,“农村楷模”郝家桥再获一份“楷模”称号:“全国脱贫攻坚楷模”。

如何当好楷模?郝家桥村摸索出经验:建好党支部、选好带头人,把群众积极性调动起来、觉悟提高起来、认识升华起来,共同把事业做好。

2018年,郝家桥村启动“资源变资产、资金变股金、农民变股东”的“三变”改革,计划将6400余亩土地流转,成立郝家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。

“股份制咋干?山沟沟咋种?收益咋保证?”有老乡不理解。

刘振喜经验丰富,知道讲政策、搞创新得下“慢功夫”。郝志停思路灵活,提出办法“让大伙儿眼见为实”。两人拉着乡亲到邻近做得好的村参观,看着人家产业做大、听说分红不少。转一转,疑惑打消大半,80%的村民当天就投下“赞成票”。

村党支部随即谋划产业:引进陕西果业集团,建成山地苹果生态果园2000亩、日光温室大棚20座、拱棚40座,由村民自主承包;500千瓦的光伏产业、高标准养殖场等,增加了村民的收入……

“林果粮上山、设施农业到滩、规模养殖进沟”,郝家桥村正在告别“人种天养”的传统农业模式。

而今,村党支部迎来了80后,村子里又有新变化。26孔闲置窑洞改造为民宿、打造陕北文化主题商业街区、建成村庄电影院……“年轻人更懂新农村,我们的日子还能更好!”刘振喜竖起大拇指。

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——

山青村洁净 景美人文明

本报记者 张 枨

金秋九月,山风微凉。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村,张国利大爷家的小院干净整洁,园子里栽满果树、蔬菜和花卉,一派勃勃生机。

门外,杨树叶随秋风落下。老人赶紧拿扫把清扫,顺手将落叶倒进门口的分类垃圾箱。“这些年,村里新修了水泥路,装了太阳能路灯,还配了垃圾清理车。咱们也得上心,打扫房前屋后,维护环境卫生。”张国利说。

记者随张国利的老伴儿赵国侠进屋,只见物品摆放整齐,家具一尘不染。“这拖把桶、围裙和洗衣粉,都是我在爱心超市用文明积分换来的。”赵国侠笑着说。

“要说干净方便,最称心实用的是环保厕所。”赵国侠介绍,2019年,村里开展厕所革命,张国利一家争取了试点户,在家里装上了微生物降解厕所,改造总花费3500元,政府补贴3000元。

近年来,马鞍山村坚持党建引领,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重点做好垃圾污水治理、厕所革命、村容村貌提升,把乡村建设得更加美丽。“在加强村庄街巷、古树名木等乡村景观保护的同时,加大环境治理力度,充分发挥环境保洁员作用,发现卫生死角及时处理。同时,把环境卫生整治问题纳入村规民约,划分农户卫生责任区,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实施农户‘三包’制度,动员广大群众参与。”马鞍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乌晓亮介绍。

如今,马鞍山村道路两侧全部实现绿化、美化,安装太阳能路灯204盏。村里每年还开展争创“美丽庭院”活动,张国利家便是“美丽庭院示范户”。

临别之际,张国利拎来两串葡萄,“快尝尝咱家种的葡萄,今年格外甜哩,就像咱农村的小日子,越过越美。”秋风中果香弥漫,房屋错落有致,街道整洁有序,晚霞染红了半边天,美丽乡村画卷令人沉醉。